《黑龙江水利科技》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提高黑龙江上部烟叶烘烤质量探讨

 
来源:黑龙江水利科技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5
 
从生产实际情况看,黑龙江省上部烤后烟叶普遍存在挂灰、青痕、浮青、僵硬等现象,烟农普遍反映上部烟叶烘烤难度大。工业企业对黑龙江烟叶产区上部烟叶的需求度不高等问题影响了烟农的种烟效益,限制了龙江烟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提高上部烟叶烘烤质量,提高烟农种烟效益,结合近年科研烘烤试验结果及省外烘烤经验,对通过合理调控烘烤工艺、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做如下探讨: 1 上部烟叶难烘烤的原因 1.1 上部烟叶自身烘烤特性差 上部叶处于烟株顶部,光照强,营养丰富,干物质积累多,叶片厚,组织较紧密,含水量低,成熟慢,成熟期长。烘烤中变黄慢,又容易出挂灰等杂色烟,烘烤难度大。 1.2 黑龙江烟区的气候条件限制 根据历年的气象资料分析,黑龙江烟叶产区存在大田生产前期升温较慢,成熟中后期降雨偏多、降温速度较快及无霜期短、烟株田间生长的时间较短、有效积温不足等生态劣势,致使黑龙江烟叶的大田生长发育及田间成熟受到限制。特别是8月下旬到9月份的低温对上部烟叶的成熟影响更大,因此黑龙江烟区上部烟叶很难达到真正成熟。受黑龙江烟区具有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影响,延长上部烟叶生长时间将导致上部叶角质层进一步增厚,使烟叶在烘烤过程中脱水困难,增加了烟叶烘烤难度。 1.3 大田栽培关键技术落实不到位 部分产区平衡施肥等促进烟株早发快长的技术落实不到位,同时由于黑龙江烟区烟株生经常受到干旱胁迫生态特点的影响,极易导致肥效后移,出现晚发烟的问题,致使上部烟叶发育不良,成熟期拖后。受无霜期的影响,采收烘烤时间缩短,导致上部烟叶成熟度不够,烤后烟叶出现青筋、浮青和挂灰情况。 1.4 烘烤设备老化、燃料热值偏低 黑龙江省烟区密集烤房建设起步早,速度快,部分烤房已经超过使用年限,受面积调减影响,烟农投入积极性降低,导致部分设备已经陈旧老化,当环境温度下降后,影响烟叶烘烤质量。部分使用型煤烘烤的烟区由于燃料热值不够,导致定色期温度下降,致使烟叶形成冷挂灰。 2 建议 2.1 合理调控烟株生长发育 加强高茎壮苗培育、地膜佳期移栽、深栽埋茎、高培土等促进根系发育技术的集成应用,保证烟株稳健生长,快速团棵,发育进程合理。在全面推广应用测土施肥技术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降氮补碳增密,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肥效快速发挥,控制氮代谢的时间,使烟株早现蕾、早平顶、早成熟,提高烟叶田间成熟度。 2.2 完善设施条件,保证燃料热值 强化设备的维修与养护,确保烤房设备性能满足烘烤工艺需要。有条件的产区建议配齐温湿度自控设备,要保证燃料热值。使用型煤烘烤的烟区要确保热值在4 300大卡以上,同时要尽量把烤房升温排湿时间安排在白天,避免因夜间温度低造成烤房温度波动,影响烟叶烘烤质量。 2.3 合理把控上部叶成熟标准 烟叶成熟理论认为,当日平均温度在20℃以下时,烟叶成熟会受到抑制。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黑龙江省烟区≥20℃终日的为8个月20天左右,因此黑龙江省烟区的上部烟叶极少能达到真正的成熟。在田间等待时间过长极易使烟叶的角质层增厚,影响烟叶烘烤效果。因此,建议在上部烟叶达到70%~80%黄(稍欠---尚熟)时采收。 2.4 合理把控上部烟叶采收方式与采收时间 加大上部叶4~6片叶一次性集中采收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议在上午10点温度上升后进行采收,以免低温造成烟叶的抗逆反应,同时有利于降低因机械伤造成的青痕。同时约束烟叶最后一房的采收时间。依据光照对低温的补偿理论,结合黑龙江省烟区生态条件,建议烟叶最后一次采收应在≥15℃的终日前结束,因此要求在9月10日前完成最后一次烟叶采收。 2.5 做好上部烟叶烤前处理工作 注重“成熟水”。有灌溉条件的烟区应在上部烟叶采收前1周灌1遍“成熟”水,以增加烟叶中自由水的含量,降低烘烤的难度。如果没有灌溉条件,在天气干旱时,可采用喷水,提高烟叶含水量,增加烟叶自由水含量,促进烟叶变黄。具体做法是:在装烟装房前,用喷雾器把烤房墙壁、地面和每竿烟叶上都喷上水,每百竿烟(标准烟竿)用水量20~30 kg。 做好烟叶的预变黄工作。对较厚的上部烟叶可以采用烤前预变黄处理,达到减少青痕和杂色的目的。具体做法是:烟叶装房后,不点火,先开启风机,当烤房温度稳定后,关闭风机。利用烟叶自身的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实现烟叶变黄。在此过程中,烟叶可以利用自身的修复能力,愈合采收的伤口达到降低青痕的作用。在操作过程中,要求烤房温度稳定不超标40℃,当温度达到40℃时开启风机降温。一般每3~4 h开启风机一次,时间为15~30 min,当变黄达到80%~90%成黄(黄片青筋)时,点火升温进入变黄末期,正常烘烤。 2.6 合理调整工艺 高温保湿变黄。点火后,迅速将温度升到35℃,稳温2 h左右。在保证烟尖不青的基础上,可以1℃/h速度升至38℃。38℃保温至变黄30%~40%左右再升至41℃,保温至烟叶变黄70%~80%,湿球温度稳定在37℃~38℃。再升至41℃~42℃,保温至变黄达到80%~90%,湿球温度38℃,再升温转火。 稳温降湿凋萎。烟叶变色达80%~90%时,保持温度在42℃~43℃,将湿球温度降低到36℃~37℃,使烟叶变至90%黄以上,达到支脉变变黄,主脉退绿,烟叶侧脉变软,主脉1/2变软,烟叶勾尖。 低温控湿定色。转火后延长 43℃~48℃的时间,采用每升1℃保持4~5 h,使烟叶较多的水分在较低的温度下慢慢地蒸发出来,使烟叶边升温脱水边加大变黄边排湿干燥,三者相互协调进行,45℃~46℃时烟叶要达到全黄。48℃时,烟叶应达到黄片黄筋小卷筒状态,以防止棕色化反应的发生。43℃~48℃湿球温度保持在36℃~37℃,此后按正常工艺进行烘烤。 延时增香烘烤。为保证烟叶物质转化,提高香气,延长变黄末期和定色前期的烘烤时间,上部烟叶的烘烤时间比习惯的烘烤时间延长24 h左右。建议上部烟叶烘烤控制时间在190 h左右。 [1] 刘勇,周冀衡,周国生.集中采收对不同烤烟品种上部烟叶理化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904-8905. [2] 宫长荣.烟草调制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王产亭,谢剑平.中国烟草种植区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从生产实际情况看,黑龙江省上部烤后烟叶普遍存在挂灰、青痕、浮青、僵硬等现象,烟农普遍反映上部烟叶烘烤难度大。工业企业对黑龙江烟叶产区上部烟叶的需求度不高等问题影响了烟农的种烟效益,限制了龙江烟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提高上部烟叶烘烤质量,提高烟农种烟效益,结合近年科研烘烤试验结果及省外烘烤经验,对通过合理调控烘烤工艺、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做如下探讨:1 上部烟叶难烘烤的原因1.1 上部烟叶自身烘烤特性差上部叶处于烟株顶部,光照强,营养丰富,干物质积累多,叶片厚,组织较紧密,含水量低,成熟慢,成熟期长。烘烤中变黄慢,又容易出挂灰等杂色烟,烘烤难度大。1.2 黑龙江烟区的气候条件限制根据历年的气象资料分析,黑龙江烟叶产区存在大田生产前期升温较慢,成熟中后期降雨偏多、降温速度较快及无霜期短、烟株田间生长的时间较短、有效积温不足等生态劣势,致使黑龙江烟叶的大田生长发育及田间成熟受到限制。特别是8月下旬到9月份的低温对上部烟叶的成熟影响更大,因此黑龙江烟区上部烟叶很难达到真正成熟。受黑龙江烟区具有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影响,延长上部烟叶生长时间将导致上部叶角质层进一步增厚,使烟叶在烘烤过程中脱水困难,增加了烟叶烘烤难度。1.3 大田栽培关键技术落实不到位部分产区平衡施肥等促进烟株早发快长的技术落实不到位,同时由于黑龙江烟区烟株生经常受到干旱胁迫生态特点的影响,极易导致肥效后移,出现晚发烟的问题,致使上部烟叶发育不良,成熟期拖后。受无霜期的影响,采收烘烤时间缩短,导致上部烟叶成熟度不够,烤后烟叶出现青筋、浮青和挂灰情况。1.4 烘烤设备老化、燃料热值偏低黑龙江省烟区密集烤房建设起步早,速度快,部分烤房已经超过使用年限,受面积调减影响,烟农投入积极性降低,导致部分设备已经陈旧老化,当环境温度下降后,影响烟叶烘烤质量。部分使用型煤烘烤的烟区由于燃料热值不够,导致定色期温度下降,致使烟叶形成冷挂灰。2 建议2.1 合理调控烟株生长发育加强高茎壮苗培育、地膜佳期移栽、深栽埋茎、高培土等促进根系发育技术的集成应用,保证烟株稳健生长,快速团棵,发育进程合理。在全面推广应用测土施肥技术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降氮补碳增密,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肥效快速发挥,控制氮代谢的时间,使烟株早现蕾、早平顶、早成熟,提高烟叶田间成熟度。2.2 完善设施条件,保证燃料热值强化设备的维修与养护,确保烤房设备性能满足烘烤工艺需要。有条件的产区建议配齐温湿度自控设备,要保证燃料热值。使用型煤烘烤的烟区要确保热值在4 300大卡以上,同时要尽量把烤房升温排湿时间安排在白天,避免因夜间温度低造成烤房温度波动,影响烟叶烘烤质量。2.3 合理把控上部叶成熟标准烟叶成熟理论认为,当日平均温度在20℃以下时,烟叶成熟会受到抑制。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黑龙江省烟区≥20℃终日的为8个月20天左右,因此黑龙江省烟区的上部烟叶极少能达到真正的成熟。在田间等待时间过长极易使烟叶的角质层增厚,影响烟叶烘烤效果。因此,建议在上部烟叶达到70%~80%黄(稍欠---尚熟)时采收。2.4 合理把控上部烟叶采收方式与采收时间加大上部叶4~6片叶一次性集中采收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议在上午10点温度上升后进行采收,以免低温造成烟叶的抗逆反应,同时有利于降低因机械伤造成的青痕。同时约束烟叶最后一房的采收时间。依据光照对低温的补偿理论,结合黑龙江省烟区生态条件,建议烟叶最后一次采收应在≥15℃的终日前结束,因此要求在9月10日前完成最后一次烟叶采收。2.5 做好上部烟叶烤前处理工作注重“成熟水”。有灌溉条件的烟区应在上部烟叶采收前1周灌1遍“成熟”水,以增加烟叶中自由水的含量,降低烘烤的难度。如果没有灌溉条件,在天气干旱时,可采用喷水,提高烟叶含水量,增加烟叶自由水含量,促进烟叶变黄。具体做法是:在装烟装房前,用喷雾器把烤房墙壁、地面和每竿烟叶上都喷上水,每百竿烟(标准烟竿)用水量20~30 kg。做好烟叶的预变黄工作。对较厚的上部烟叶可以采用烤前预变黄处理,达到减少青痕和杂色的目的。具体做法是:烟叶装房后,不点火,先开启风机,当烤房温度稳定后,关闭风机。利用烟叶自身的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实现烟叶变黄。在此过程中,烟叶可以利用自身的修复能力,愈合采收的伤口达到降低青痕的作用。在操作过程中,要求烤房温度稳定不超标40℃,当温度达到40℃时开启风机降温。一般每3~4 h开启风机一次,时间为15~30 min,当变黄达到80%~90%成黄(黄片青筋)时,点火升温进入变黄末期,正常烘烤。2.6 合理调整工艺高温保湿变黄。点火后,迅速将温度升到35℃,稳温2 h左右。在保证烟尖不青的基础上,可以1℃/h速度升至38℃。38℃保温至变黄30%~40%左右再升至41℃,保温至烟叶变黄70%~80%,湿球温度稳定在37℃~38℃。再升至41℃~42℃,保温至变黄达到80%~90%,湿球温度38℃,再升温转火。稳温降湿凋萎。烟叶变色达80%~90%时,保持温度在42℃~43℃,将湿球温度降低到36℃~37℃,使烟叶变至90%黄以上,达到支脉变变黄,主脉退绿,烟叶侧脉变软,主脉1/2变软,烟叶勾尖。低温控湿定色。转火后延长 43℃~48℃的时间,采用每升1℃保持4~5 h,使烟叶较多的水分在较低的温度下慢慢地蒸发出来,使烟叶边升温脱水边加大变黄边排湿干燥,三者相互协调进行,45℃~46℃时烟叶要达到全黄。48℃时,烟叶应达到黄片黄筋小卷筒状态,以防止棕色化反应的发生。43℃~48℃湿球温度保持在36℃~37℃,此后按正常工艺进行烘烤。延时增香烘烤。为保证烟叶物质转化,提高香气,延长变黄末期和定色前期的烘烤时间,上部烟叶的烘烤时间比习惯的烘烤时间延长24 h左右。建议上部烟叶烘烤控制时间在190 h左右。参考文献:[1] 刘勇,周冀衡,周国生.集中采收对不同烤烟品种上部烟叶理化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904-8905.[2] 宫长荣.烟草调制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 王产亭,谢剑平.中国烟草种植区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文章来源:黑龙江水利科技 网址: http://hljslkj.400nongye.com/lunwen/itemid-3169.shtml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金融论文_优化金融创新生态系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黑龙江水利科技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